一、组态
1、什么是组态
“组态”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(DCS)的出现,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。而“组态”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工业计算机控制中,如DCS(集散控制系统)组态,PLC(可编程控制器)梯形图组态,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件。
官方定义组态为 “配置”、“设定”、“设置”等,是指用户通过类似“搭积木”的简单方式来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功能,而不需要编写计算机程序,也就是所谓的“组态”。
通俗定义组态就是利用软件制作操作画面,监控画面等。这个软件就是组态软件了。因此制作触摸屏的画面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组态的过程。
2、工业物联网统一接入系统中的组态功能
工业物联网系统将在1.4.0版本中推出报表中心模块,其中包含组态设计功能用户可以按照实际需求,根据系统“编辑组态模板——添加编辑素材——添加产品图片——绑定设备实例-编辑功能控件-编辑属性图表-编辑报警弹窗-监控场景发布”的操作步骤指引,按照自定义的需求,个性化设计监控场景。
二、非联网设备如何智能化
1、设备评估与分类
现有设备评估:检查当前需要智能化的非联网设备,了解它们的功能、数据输出和接口。
分类:区分能够直接联网的设备与需要改造的非联网设备。
2、传感器集成
添加传感器:在非联网设备上安装传感器(例如温度、流量、压力、化学成分等),以便实时监测状态。
选择合适的传感器: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技术(如使用ModBusTCP,OPC UA/DA通讯协议)。
3、数据采集与传输
边缘设备:使用研博工业智能网关来收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,并进行初步处理。
数据传输: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智能网关所支持的通讯协议(MQTT)上报到研博工业物联网统一接入平台。
4、研博工业物联网统一接入平台
工业物联网统一接入系统能够向下实现海量的多源设备、异构系统数据采集、交互、传输、控制及应用,向上为工业数据模型和工业APP提供数据服务,是具备大规模、高可用、高并发、低时延设备接入能力的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。系统能够消除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数据难以统一化、规范化、持续化接入并且接入成本高等问题,以工业物联网技术,夯实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,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。